門市 台北市市民大道一段100號B1台北地下街75號 (地下街Y15入口旁) TEL: (02)2550-4967 FAX: (02)2550-2429

拍打原理

          

      
相信多數的民眾對於拍打療法都存有一個共通的疑問:
那就是為什麼光是拍拍打打就能舒緩身體上的酸痛症狀與許多惱人的慢性疾病?
為了能使大家更加瞭解拍打療法的作用原理,本文將避免使用一些艱澀難懂的醫學術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簡介部分拍打療法的學術原理

在說明拍打療法的作用原理之前,必需先就酸痛形成的幾個主要因素進行討論:
中國醫學的看法認為酸痛的形成與痧(血滯)的累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一般常說的「淤內血(台語)」;西方醫學也有類似的症狀探討,只是將中國人熟悉的「痧」改稱為「凝血塊」。若因血液內雜質過多或其它因素而使得血管壁附著大量凝血塊;造成血管通道變窄(也就是俗稱的血路不通),在血液流量不變的前提之下,勢必會造成血管的膨脹,等到血管膨脹到輕微壓迫到鄰近的神經時,該部位會感覺酸;再壓多一點便逐漸產生疼痛,一直到神經被完全壓迫住就比較沒有感覺了(麻痺現象),所以酸痛的症狀都有類似的發病過程-酸、抽、痛、麻

拍打療法其中一個最主要的作用正是藉由上下震動血管(與SPA水柱沖療只有往下的衝力不同),使得積附於血管壁上的凝血塊鬆散掉落,由血液攜經肝、腎�等器官分解後代謝出人體,避免血管的不正常膨脹;其次藉由拍打也能有效鬆弛緊繃的肌腱與韌帶,進而舒緩或解除酸痛的症狀。

學理上的另外一個說法是:隨著年齡增長或其它因素影響,導致身體內某些血管無法正常運作,這些功能不全的血管因為器官能力不好不能自行清除,只好讓那些沒有功能或有損壞的血管留著,拍痧或刮痧可以讓那些血管破裂,再讓體內的免疫系統與血管周圍細胞清除吸收這些破裂的血管及漏出的血液,然後身體會再生出新的血管來維持身體機能的運作。雖然出痧就是血管破裂的現象,但與外力受傷的皮下出血或微血管破裂還是有所區別,標準的出痧情形應該是拍打同一塊區域後,有的地方會出痧,而有的地方不會;而且出痧幾次後好得差不多了,不管再怎麼拍打都不會再有出痧的現象(或許一段時間後會因為新的凝血塊堆積生成而可再拍出痧來),這是因為受損的血管與堆積較多凝血塊的血管壁會隨著生成時間的增加使得凝血塊組織趨於緊實(密度變大),拍打振動後凝血塊組織鬆軟,密度變小便會使凝血塊膨脹成原來體積的數倍大而出現出痧的現象,這樣的過程才是正確無傷害性的出痧狀況,若是拍打後會遺留下拍打器具形狀的痧像(像小時候老師用藤條打手心後留下一條條的傷痕),則是使用到錯誤的拍打工具所造成的皮膚傷害。

瞭解了上面這個簡單的原理,就不難知道為什麼當身體感覺酸痛時,人總會不自覺以手握拳捶打,因為當捶打後,血管內積附的凝血塊與緊蹦的肌群稍稍鬆散,便能立即舒緩酸痛的症狀,所以不分人種、性別與年紀,只要任何人遭遇到酸痛的問題,就算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該怎麼做,身體還是會讓他自行做出這種最自然、最有效也最安全的反射動作(拍打動作)。
既然痧(凝血塊)對人體有如此重大的影響,那麼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撇開先天基因缺陷與後天罹患疾病的因素不談,我們可說約有80%的痧是由下列的原因造成的:

1. 年齡因素:
心臟在人體內的作用就像幫浦,負責產生壓力(血壓)致使血液循環系統得以運作,年齡的增加所造成的心肺能力下降;會減緩血液循環的速度,也增加了雜質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機會。所以人年輕時,若仗持身強體健不知保養節制(如冷氣冰飲不拘,大魚大肉不忌);雖然當時身體沒有不適,但往往到了一個年紀身上會突然有這酸那疼的現象!並非是所有的病症都巧合的在同一個時期併發,而是年輕時心臟壯健,就像新車的引擎強而有力,縱遇血路不順,硬衝過去也沒有問題(問題不易顯現察覺);到了一個年歲,心臟退化,馬力不足,原先的問題才顯現出來,正應了古人的一句警惕:「老人病;少年因。」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銀髮族群裡;輕微肩周炎轉變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冷凍肩,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五十肩)的機率比年紀較輕的族群為高,因為依循前述理論,年長族群罹患輕微肩周炎時會較擁有相同症狀的年輕族群來的不適,而人常會有下意識減少碰觸與活動身上不適部位的行為,久而久之易造成韌帶與肌群的緊繃,一但到達關節黏滯的程度,輕微肩周炎就自然轉變為黏連性肩關節囊炎(五十肩)。


2. 飲食問題:
現代人的飲食容易過度,吃進去的食物又較於油膩,不但積存的脂肪可能加重身體的負擔,過量的膽固醇攝取更是加速凝血塊形成的主因。膽固醇(Cholesterol)是脂肪的一種,它是構成細胞壁、膽汁及各種荷爾蒙的主要成份,但由於膽固醇不溶於水,所以為了能在人體體內進行運送,便由脂肪酸與蛋白質將膽固醇包起來,形成所謂的脂蛋白來進行傳遞。血液中共有兩種功能不同的脂蛋白,其中一種稱為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這種脂蛋白的作用是將膽固醇運送至全身各處需要的位置,但LDL氧化後會形成「氧化低密度膽固醇」,其不但容易沉積於血管壁內造成動脈硬化,留在血液中也可能黏附血液中的血球與物質;然後沾黏在血管壁上形成凝血塊或造成血管栓塞,若發生在供應血液給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之內,便會引致冠狀動脈心臟病(俗稱冠心病),若發生在腦部的血管內則可能引起血管閉塞或爆裂(腦充血),導致中風引致半身不遂或死亡;另外一種脂蛋白稱為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作用則是將全身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是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所以健康的血液必須擁有較多的HDL與較低的LDL,以免LDL過高所引致的凝血塊過度堆積增加酸痛症狀與動脈硬化發生的機會。


3. 生活型態:
中國醫學認為:「血遇熱則行,遇冷則凝。」愛喝冰飲、愛吹冷氣都易造成血管的收縮,減緩血液循環的速度,當然也可能增加雜質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機率,所以常喝冰飲常吹冷氣的人肩頸部位都比較緊繃,因為頸部的血管數目本就較其它部位為高,喝冰飲時,冰冷的液體最先經過的就是頸部的食道;吹冷氣時,常露在外面的頸子也最易受到冷風吹拂,當然會造成該部位的緊繃與循環不良,輕則引致肩頸與上背部位的酸痛不適;情形嚴重到妨礙血液攜運氧氣及養分至腦部時,還會引發頭暈、偏頭痛等的症狀。其次如缺乏運動(心肺功能下降導致血液循環較差)、經常性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等生活習慣皆會對痧的生成有所影響。

4. 職業傷害:
職業傷害最難以預防與治療的原因在於”病患無法獲得充分的休息”,因為縱使已經察覺不適,除非嚴重到影響正常活動,要不然一般工作是不能說請假就請假;要休息就休息。人體之所以需要休息與睡眠,就是為了將血液裡及細胞內的廢物代謝出去,但睡的多不代表就可以完全解除身體上所有部位的疲累積存,因為某些人體不需要的廢物是會積存於固定部位的,例如乳酸在下肢堆積過多就會引起”鐵腿”(延遲性肌肉痠痛),而這些對人體無用的酸性物質也是屬於”痧”的一種,一樣需要透過新陳代謝的程序才能作用出人體外(針對部位休息)。在有休息才能有效加速代謝的前提下,職業性傷害往往就在病患經常性高頻率運用部位肌群又無法充分休息的情況下悄悄形成。由於此類病症多肇因於長期的疲累積存,故通常將此類非瞬間長期性因素的肌肉骨骼病變統稱為累積性傷害(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 ;CTD);或稱重複性使力傷害(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RSI),常見的如: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及奎緬症(de Quervain's Disease-俗稱媽媽手)都屬此類傷害病症,而這類職業性傷害的症狀與病患患病後的反應(日常生活中下意識地減少碰觸與活動身上不適的部位)都會加速凝血塊的生成。

5. 運動傷害:
運動須講求自然平衡,運動過少叫運動不足;運動過度就變成運動傷害。運動過度或傷害意外所形成的生理狀態包括乳酸過度堆積、結締組織損傷、韌帶或肌腱損傷、肌肉痙攣或損傷、甚至是細胞外組織液滯留��等,都容易造成局部缺血使得該部位的血液循環不良,增加雜質附著血管壁上的機率;引致酸痛症狀的發生。

6. 意外傷害:

身體部位若遭受強大撞擊或重大創傷都可能造成該部 位血管的變形、受損甚至是撕裂,而不論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如何卓越,這些看似細微的血管傷害都只能恢復到使血液輸送功能正常運作,但血管已無法再與原來一樣平滑,而這些變形的血管部位就會如同河道偃曲一樣容易堆積雜質,增生凝血塊;相同的道理,進行任何的開刀手術一樣會切斷神經與血管,而且除非有必要,否則一般是不會另外施行顯微手術接續神經與血管(就算施行了,也無法完全盡復舊觀),而是經由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使組織盡量復原,所以年輕時所受的外傷或手術都會容易造成將來的酸痛不適;甚至引起其它的併發症狀(如風濕症-Rheumatic diseases)。

7. 慢性危險因子: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一些是屬於雖未證實與凝血塊生成有絕對關係但認定有高度相關的慢性危險因子;如抽煙習慣、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風、長期精神緊繃等…舉例來說:像抽菸與精神緊繃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交感神經的刺激會使白血球的黏附性增強,易沾黏於血管壁上;而糖尿病患者則會因為血液內血糖過高,令新陳代謝發生異常,造成紅血球間的負電荷喪失,使得紅血球彼此黏附影響血液循環(健康的血液中,紅血球會帶負電荷,藉著電荷同性相斥的原理保持血球間的適當間隔)。

看到這裡應該不難發現,並非拍打療法有何神奇之處能治百病,而是與血液循環系統及肌肉韌帶運動系統有關的疾病實在太多,所以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基本(來源)就等同解決問題本身,甚至只要維護好這些基本,還能對其它的問題有所幫助,以最常見的例子來說: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拍打療法對病毒並無任何直接的影響力,但當流感病毒入侵人體,由骨髓和淋巴組織內生成的白血球轉入血液裡強盛作用抵抗病毒,此時血液的代謝功能就有降低的可能,所以感染感冒的時間愈長;病症愈嚴重,愈容易造成身體上的酸痛(感冒後期症狀-全身痠痛),而拍打療法運用在感冒症狀上,以西方醫學的觀點來看,旨在加速血液代謝,減輕血液功能各司負擔後加強白血球的抵抗作用,以人體經提昇後的免疫力治癒感冒;以中國醫學的觀點來說,拍打療法震動血管加速血液循環(與一條水管上下震動所形成的波形能量能加快速率的原理相仿)的作用能發汗袪寒,一樣有治癒感冒的效果。其它的諸多病症也多是相通的道理與作用機轉(請回頭看看上述凝血塊生成的各種情況,您會驚訝其所能引致的病症種類不勝枚舉),所以回到文章最前頭的疑問:光是拍拍打打真的就能舒緩身體上的酸痛症狀與許多惱人的慢性疾病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回初級篇>>>>

黃家健康館 版權所有 ©2004 Hsbar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